化学专业
Huaxuezhuanye
本 科 培 养 方 案
培养层次 |
: |
本科 |
修业年限 |
: |
四年 |
学科类别 |
: |
理学 |
专业编号 |
: |
1012 |
专业性质 |
: |
师范 |
是否对口 |
: |
非对口 |
所在院系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教务处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印制
2021年7月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3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系统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初步的中学化学教学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及创新意识,善于沟通合作,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 践行师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情怀、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目标2 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科学素养和学科素养,课堂教学能力较为突出。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3 育人能力:具备德育培养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目标4 自主发展:能够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趋势,通过反思、沟通和批判性思维等方式,钻研教育教学,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提升教学和教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能够终身学习,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培养标准
1. 毕业要求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了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符合“一践行三学会”的标准。在化学专业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具体要求如下: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执教意识,具有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志向。
[1-1理想信念]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书育人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2立德树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3师德准则]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在教师实践中能履行应尽义务,自觉维护学生与自身的合法权益。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能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道德规范问题。
专业带头人:宋爱君 审核小组组长:宋士涛
(2)教育情怀:有职业理想,愿意从事化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的教育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保持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引领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
[2-1职业认同]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领会中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认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
[2-2关爱学生] 关注学生成长,保护学生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关注个体差异,乐于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2-3用心从教] 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与班主任工作职责,积极钻研,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
[2-4自身修养] 掌握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审美能力。
(3)学科素养: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化学学科方法。了解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等的联系。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建立发展、创新的教育理念。
[3-1学科基础] 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体系结构与思想方法,能分析其对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价值,理解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
[3-2教育素养] 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够遵循中学教育规律,结合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3-3信息素养]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平台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
[3-4知识整合] 了解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知识与策略,能够结合社会生活实践,有效开展中学化学教学活动。
(4)教学能力:熟悉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能够针对中学生发展和化学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形成教学基本技能,具备初步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并尝试进行实践。
[4-1掌握技能] 具有“三字一话”及开展中学化学实验操作等教学基本功,系统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操作要领与应用策略。
[4-2教学设计] 了解分析中学生学习需求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具有依据中学生发展和课标进行教学的意识和习惯。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环节,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方式,形成教案与学案。
[4-3教学实施] 能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基本掌握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的形式与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4-4教学评价] 树立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理念,理解教育评价原理,掌握试题命制的方法与技术。能够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跟踪、分析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形成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诊断和改进教学的意识。
(5)班级指导:具备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规律。结合中学生特点组织或指导班级德育、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获得积极体验。
[5-1育德意识]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5-2班级管理]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中学生身体、情感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基本掌握心理辅导方法,能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与化学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在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中参与组织实施,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育人理念] 具有教书育人意识。理解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注重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2课程育人] 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掌握课程育人方法和策略。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合理设计育人目标、主题和内容,有机开展养成教育,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体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6-3活动育人]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学会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动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养成从不同角度反思问题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解决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相关问题。
[7-1发展规划] 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能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和发展情况,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2反思改进] 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地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
[7-3学会研究] 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用以分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具有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能力。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作用,具有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体验。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初步掌握交流、沟通技能,有一定的协调能力。
[8-1沟通技能] 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掌握基本沟通合作技巧与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中与同学、同行、专家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8-2共同学习]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了解中学教育的团队协作类型和方法,具有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2. 学位授予标准
(1)学生需达到全部毕业要求,学习成绩优良,总平均学分绩点≥2.0(保留2位小数)。
(2)计算机:通过河北省或国家级一级考试。
三、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1. 主干学科
化学。
2. 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化学教学论等。
五、“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师德践行 |
培养目标2 教学实践 |
培养目标3 育人能力 |
培养目标4 自主发展 |
师德规范 |
H |
|
M |
|
教育情怀 |
H |
|
M |
|
学科素养 |
|
H |
|
M |
教学能力 |
|
H |
|
M |
班级指导 |
M |
|
H |
|
综合育人 |
M |
|
H |
|
学会反思 |
|
M |
|
H |
沟通合作 |
|
M |
|
H |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
1. 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统计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学时数 |
学时比例 |
通识课程 |
公共基础课程 |
35 |
20.83% |
560 |
16.61%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
必修 |
9 |
5.36% |
144 |
4.27% |
选修 |
8 |
4.76% |
128 |
3.80% |
社会实践类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 社会实践 |
2 |
1.19% |
32 |
0.95% |
军事训练 |
2 |
1.19% |
60 |
1.78% |
学科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1.5 |
6.85% |
184 |
5.46% |
专业核心课程 |
29 |
17.26% |
464 |
13.76% |
专业实验课程 |
14.5 |
8.63% |
440 |
13.05% |
专业选修课程 |
11 |
6.55% |
176 |
5.22% |
专业实训课程 |
19 |
11.31% |
570 |
16.90% |
教师教育课程 |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
11 |
6.55% |
176 |
5.22% |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
3 |
1.79% |
48 |
1.42% |
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
13 |
7.74% |
390 |
11.57% |
合计 |
168 |
100% |
3372 |
100% |
2 实践课程统计
类别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周数 |
课内实践课程 |
1 |
0.59% |
16 |
|
专业实验课程 |
14.5 |
8.63% |
440 |
|
专业实训课程 |
19 |
11.31% |
630 |
34 |
教师教育实践 |
13 |
7.74% |
390 |
21 |
社会实践类课程 |
4 |
2.38% |
182 |
4 |
合计 |
51.5 |
30.65% |
1702 |
|
注:依照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
1. 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
2. 专业实验课程32学时为1学分。
七、课程修读计划
1. 通识课程
(1)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L15126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
|
48 |
考试 |
48 |
|
|
|
|
|
|
|
思想政治 理论教学部 |
AL15135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
|
48 |
考试 |
|
48 |
|
|
|
|
|
|
AL1513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48 |
|
|
|
|
|
AL15132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48 |
|
|
|
|
AL151330/ AL151340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
|
64 |
考查 |
8 |
8 |
8 |
8 |
8 |
8 |
8 |
8 |
AL131571-2 |
英语(综合)1-2 |
6 |
96 |
|
|
96 |
卷试 |
48 |
48 |
|
|
|
|
|
|
外国语学院 |
AL131561-2 |
英语(视听说)1-2 |
2 |
32 |
|
|
32 |
考查 |
16 |
16 |
|
|
|
|
|
|
AT140021-4 |
大学体育1-4 |
6 |
|
|
120 |
120 |
技术 测试 |
30 |
30 |
30 |
30 |
|
|
|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AL990040 |
军事理论 |
2 |
32 |
|
|
32 |
卷试 |
32 |
|
|
|
|
|
|
|
武装部 |
AL991710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1 |
16 |
|
|
16 |
考查 |
16 |
|
|
|
|
|
|
|
化学工程 学院 |
AL991700 |
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
16 |
|
|
AL991720 |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 |
2 |
32 |
|
|
32 |
考查 |
|
|
|
|
|
32 |
|
|
AL123100 |
普通话(以证代修) |
1 |
16 |
|
|
16 |
考查 |
|
16 |
|
|
|
|
|
|
文法学院 |
学分小计 |
35 |
464 |
|
120 |
584 |
|
(2)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必修 |
RW130080 |
通用英语语音会话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48 |
|
|
|
|
外国语学院 |
AL092860 |
信息技术基础1 |
1.5 |
24 |
|
|
24 |
考查 |
24 |
|
|
|
|
|
|
|
数学与信息 科技学院 |
AL092870 |
信息技术基础1(上机) |
1.5 |
|
|
24 |
24 |
考查 |
24 |
|
|
|
|
|
|
|
RW990030 |
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
1 |
16 |
|
|
16 |
考试 |
|
|
|
|
|
|
16 |
|
1-7学期 |
RW990010 |
劳动教育 |
2 |
32 |
|
|
32 |
考查 |
|
|
|
|
32 |
|
|
|
|
学分小计 |
9 |
120 |
|
24 |
144 |
|
选修 |
本部分要兼顾心理健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艺术文化、创新创业、社会责任等课程中的至少四类课程,且每位在校生须至少选修2学分公共艺术类课程且通过考核,共任选8学分。 |
学分小计 |
8 |
|
|
|
128 |
|
学分合计 |
17 |
|
|
|
272 |
|
(3)社会实践类课程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数/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上课地点 |
任课教师 |
实践内容简要说明 |
运行方式 |
BS990040 |
军事训练 |
2 |
2 |
1 |
考查 |
操场 |
校内 |
按学校实施方案进行 |
集中 |
BS150360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
2 |
2/32 |
4 |
考查 |
校内 |
思政部 |
1-4学期进行,成绩及总学分记入第4学期 |
分散 |
学分小计 |
4 |
通识课程学分合计 |
56 |
2. 学科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L092260 |
高等数学II(A2) |
5 |
80 |
|
|
80 |
考试 |
80 |
|
|
|
|
|
|
|
数信学院 |
AL110090 |
线性代数2(C2) |
2 |
32 |
|
|
32 |
考试 |
|
32 |
|
|
|
|
|
|
AL110130 |
大学物理Ⅱ |
4.5 |
72 |
|
|
72 |
考试 |
|
72 |
|
|
|
|
|
|
物理系 |
学分小计 |
11.5 |
184 |
|
|
184 |
|
(2)专业核心课程
AL100481 |
无机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48 |
|
|
|
|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AL100482 |
无机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48 |
|
|
|
|
|
|
AL100491 |
有机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48 |
|
|
|
|
|
AL100492 |
有机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48 |
|
|
|
|
AL100500 |
分析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48 |
|
|
|
|
|
AL100051 |
物理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48 |
|
|
|
|
AL100052 |
物理化学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
48 |
|
|
|
AL101560 |
结构化学 |
3 |
32 |
|
16 |
48 |
考试 |
|
|
|
|
48 |
|
|
|
AL100070 |
仪器分析 |
3 |
48 |
|
|
48 |
考试 |
|
|
|
48 |
|
|
|
|
AL102990 |
高分子化学 |
2 |
32 |
|
|
32 |
考试 |
|
|
|
|
|
32 |
|
|
学分小计 |
29 |
448 |
|
16 |
464 |
|
(3)专业实验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L110950 |
大学物理实验II |
1.5 |
|
|
24 |
24 |
考查 |
|
24 |
|
|
|
|
|
|
物理系 |
AL102741 |
无机化学实验I |
1 |
|
|
32 |
32 |
考查 |
32 |
|
|
|
|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AL102743 |
无机化学实验II |
1.5 |
|
|
48 |
48 |
考查 |
|
48 |
|
|
|
|
|
|
AL102761 |
有机化学实验I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32 |
|
|
|
|
|
AL102763 |
有机化学实验II |
1.5 |
|
|
48 |
48 |
考查 |
|
|
|
48 |
|
|
|
|
AL102880 |
分析化学实验 |
1.5 |
|
|
48 |
48 |
考查 |
|
|
48 |
|
|
|
|
|
AL102771 |
物理化学实验I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
32 |
|
|
|
|
AL102772 |
物理化学实验II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
|
32 |
|
|
|
AL102790 |
仪器分析实验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
32 |
|
|
|
|
AL102820 |
高分子化学实验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
|
|
32 |
|
|
AL102890 |
化学专业实验 |
1.5 |
|
|
48 |
48 |
考查 |
|
|
|
|
|
48 |
|
|
AL103000 |
化学教学论实验 |
1 |
|
|
32 |
32 |
考查 |
|
|
32 |
|
|
|
|
|
学分小计 |
14.5 |
|
|
440 |
440 |
|
(4)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毕业要求学分、学时 |
11 |
160 |
|
|
160 |
|
|
|
|
|
|
|
|
|
|
AL102860 |
化学前沿科学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16 |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AL100850 |
化学史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16 |
|
|
|
AL100120 |
化学专业英语 |
1.5 |
24 |
|
|
24 |
考试 |
|
|
|
|
24 |
|
|
|
AL101720 |
环境化学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24 |
|
|
|
AL101710 |
有机波谱分析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24 |
|
|
|
AL103020 |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及处理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
24 |
|
|
AL101690 |
高等有机化学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
24 |
|
|
AL102870 |
电化学基础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
24 |
|
|
AL100810 |
中级无机化学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
24 |
|
|
AL100230 |
纳米材料化学(双语) |
1.5 |
24 |
|
|
24 |
考查 |
|
|
|
|
|
24 |
|
|
(5)专业实训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数/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上课地点 |
任课教师 |
实践内容简要说明 |
运行方式 |
BS100240 |
微格教学实习 |
2 |
2周 |
4 |
考查 |
教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041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1 |
1 |
1周 |
2 |
考查 |
教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042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2 |
1 |
1周 |
5 |
考查 |
教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043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3 |
1 |
1周 |
7 |
考查 |
实验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班级管理技能训练 |
集中 |
BS100422 |
科研技能训练 |
2 |
2周 |
6 |
考查 |
教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500 |
第二课堂 (含创新创业实践) |
4 |
8周 |
1-8 |
考查 |
校内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090 |
毕业论文 |
8 |
16周 |
7-8 |
考查 |
实验室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990010 |
入学教育 |
0 |
2 |
1 |
考查 |
教室 |
校内 |
按学校实施方案进行 |
集中 |
BS100530 |
劳动教育实践 |
0 |
8 |
1-8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100 |
毕业教育 |
0 |
1 |
8 |
|
教室 |
校内 |
按学校实施方案进行 |
集中 |
学分小计 |
19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合计 |
85 |
3. 教师教育课程
(1)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L190690 |
心理学 |
2.5 |
40 |
|
|
40 |
考试 |
|
40 |
|
|
|
|
|
|
教育学院 |
AL190020 |
教育学 |
2.5 |
40 |
|
|
40 |
考试 |
|
|
40 |
|
|
|
|
|
AL195850 |
现代教育技术 |
2 |
理实一体 |
32 |
考查 |
|
|
|
32 |
|
|
|
|
AL126110 |
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16 |
|
|
|
文法学院 |
AL103010 |
化学教学论 |
2 |
32 |
|
|
32 |
考试 |
|
|
32 |
|
|
|
|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AL103030 |
高观点下的中学化学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
16 |
|
|
学分小计 |
11 |
176 |
|
|
176 |
|
(2)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构成 |
考核方式 |
学期学时数 |
开课单位 |
理论 |
实践 |
实验/技能 |
合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毕业要求学分、学时 |
3 |
64 |
|
|
64 |
|
|
|
|
|
|
|
|
|
|
AL101200 |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研究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16 |
|
|
|
化学工程 学院 |
AL101660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16 |
|
|
|
AL101540 |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
16 |
|
|
AL101220 |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
16 |
|
|
AL102980 |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
1 |
16 |
|
|
16 |
考查 |
|
|
|
|
|
16 |
|
|
(3)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数/学时 |
学期 |
考核方式 |
上课地点 |
任课教师 |
实践内容简要说明 |
运行方式 |
BS121130 |
教师书写技能 |
1 |
1周 |
1 |
考查 |
教室 |
文法学院 |
|
集中 |
BS121140 |
教师语言 |
1 |
1周 |
2 |
考查 |
教室 |
文法学院 |
|
集中 |
BS190010 |
教育学课程实习 |
1 |
30 |
3 |
考查 |
教室 |
教育学院 |
|
集中 |
BS100210 |
教育见习 |
1 |
1周 |
4 |
考查 |
实习基地 |
校内/校外 |
|
集中 |
BS100510 |
教育研习 |
1 |
1周 |
7 |
考查 |
实习基地 |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 |
|
集中 |
BS100520 |
教育实习 |
8 |
16周 |
7 |
考查 |
实习基地 |
校内/校外 |
|
集中 |
学分小计 |
13 |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合计 |
27 |
八、化学专业校校合作课程授课基本情况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校外授课 |
校内授课 |
共计 |
理论 |
现场 教学 |
授课 地点 |
校外专家时数 |
本校教师时数 |
校外专家时数 |
校内教师时数 |
授课 地点 |
专业实训课程 |
BS100043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3 |
1 |
1周 |
|
1周 |
7 |
考查 |
教室 |
1周 |
|
|
|
|
教师 教育实践 |
BS100210 |
教育见习 |
1 |
1周 |
|
1周 |
4 |
考查 |
教室 |
1周 |
|
|
|
|
BS100510 |
教育研习 |
1 |
1周 |
|
1周 |
7 |
考查 |
教室 |
1周 |
|
|
|
|
BS100520 |
教育实习 |
16 |
16周 |
|
16周 |
7 |
考查 |
教室 |
16周 |
|
|
|
|
小计 |
19 |
19周 |
|
19周 |
|
九、“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矩阵(示例)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M |
|
|
|
M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H |
|
|
|
M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H |
|
|
|
|
M |
M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
|
|
|
M |
M |
|
形势与政策 |
H |
|
|
|
|
M |
|
|
英语(综合)1-2 |
|
|
M |
|
|
|
H |
M |
英语(视听说)1-2 |
|
|
M |
|
|
|
L |
H |
通用英语语音会话 |
|
|
H |
M |
|
|
|
H |
大学体育1-4 |
|
|
|
|
|
M |
M |
H |
军事理论 |
H |
|
|
|
|
H |
M |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
M |
|
|
|
|
H |
M |
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 |
M |
M |
|
|
|
|
H |
|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1,2 |
|
|
|
|
|
M |
H |
M |
普通话(以证代修) |
M |
|
|
H |
|
|
|
H |
信息技术基础1 |
|
|
M |
H |
|
|
L |
|
信息技术基础1(上机) |
|
|
M |
H |
|
|
L |
|
高等数学Ⅱ(A2) |
|
|
H |
|
|
M |
H |
|
线性代数2(C2) |
|
|
H |
|
|
M |
H |
|
大学物理Ⅱ |
|
|
H |
|
|
M |
H |
|
大学物理实验Ⅱ |
|
|
H |
|
|
M |
H |
|
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
|
|
H |
|
|
M |
|
M |
普通话(以证代修) |
|
|
M |
H |
|
|
|
H |
劳动教育 |
M |
|
|
|
|
H |
|
M |
无机化学 |
|
|
H |
M |
|
|
H |
|
有机化学 |
|
|
H |
M |
|
|
H |
|
物理化学 |
|
|
H |
M |
|
|
H |
|
分析化学 |
|
|
H |
M |
|
|
H |
|
仪器分析 |
|
|
H |
M |
|
|
H |
M |
高分子化学 |
|
|
H |
M |
|
|
H |
M |
结构化学 |
|
|
H |
M |
|
|
H |
|
无机化学实验I |
|
|
H |
M |
|
|
H |
M |
无机化学实验II |
|
|
H |
M |
|
|
H |
M |
有机化学实验I |
|
|
H |
M |
|
|
H |
M |
有机化学实验II |
|
|
H |
M |
|
|
H |
M |
分析化学实验 |
|
|
H |
M |
|
|
H |
M |
仪器分析实验 |
|
|
H |
M |
|
|
H |
M |
物理化学实验I |
|
|
H |
M |
|
|
H |
M |
物理化学实验II |
|
|
H |
M |
|
|
H |
M |
高分子化学实验 |
|
|
H |
M |
|
|
H |
M |
化学专业实验 |
|
|
H |
M |
|
|
H |
M |
化学教学论实验 |
|
L |
M |
H |
|
|
|
H |
化学史 |
|
|
M |
M |
|
|
H |
H |
化学前沿科学 |
|
|
M |
M |
|
|
H |
H |
化学专业英语 |
|
|
M |
M |
|
|
H |
H |
纳米材料化学(双语) |
|
|
M |
M |
|
|
H |
H |
环境化学 |
|
|
M |
M |
|
|
H |
H |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及处理 |
|
|
M |
M |
|
|
H |
H |
有机波谱分析 |
|
|
M |
M |
|
|
H |
H |
高等有机化学 |
|
|
M |
M |
|
|
H |
H |
中级无机化学 |
|
|
M |
M |
|
|
H |
H |
电化学基础 |
|
|
M |
M |
|
|
H |
H |
心理学 |
|
|
|
H |
M |
M |
|
|
教育学 |
|
M |
|
H |
L |
|
|
|
现代教育技术 |
|
|
M |
H |
|
|
M |
|
教师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 |
H |
M |
|
|
|
M |
|
|
化学教学论 |
|
|
H |
M |
|
|
M |
|
高观点下的中学化学 |
|
M |
H |
|
|
H |
H |
|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研究 |
|
|
H |
H |
|
M |
|
|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
|
|
H |
H |
|
M |
|
|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 |
|
|
H |
H |
|
M |
|
|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
|
|
H |
H |
|
M |
|
|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
|
|
H |
H |
|
M |
|
|
入学教育 |
H |
M |
|
|
|
M |
|
|
军事训练 |
H |
H |
|
|
|
|
|
M |
毕业教育 |
M |
H |
|
|
|
|
M |
|
科研技能训练 |
|
|
H |
|
|
|
H |
M |
毕业论文(科研类) |
|
|
H |
|
|
M |
H |
M |
毕业论文(教育类) |
L |
L |
H |
M |
L |
M |
H |
M |
教师书写技能 |
|
|
M |
H |
|
|
|
|
教师语言 |
M |
M |
|
H |
|
|
|
M |
教育学课程实习 |
|
M |
|
H |
L |
|
|
|
教育见习 |
H |
H |
L |
M |
L |
L |
H |
H |
微格教学实习 |
|
|
M |
H |
|
|
H |
M |
教育研习 |
|
M |
M |
M |
M |
|
H |
H |
教育实习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1 |
|
|
H |
H |
|
|
|
M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2 |
|
M |
|
H |
|
|
H |
|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3 |
|
L |
|
|
H |
M |
|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
|
|
|
|
|
M |
|
M |
第二课堂 |
H |
H |
M |
H |
M |
H |
H |
H |
注:H——关联程度高,M——关联程度中,L——关联程度低
十、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主要学习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配合离解和沉淀溶解等基本理论,并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学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存在、制法、用途等基本知识。
主要参考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是化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是理论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等基本知识,掌握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立体化学及重要的反应机理,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研究生考试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教材:李景宁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溶液中化学平衡理论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掌握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内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使他们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仪器分析是化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结构,并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色谱分析、电位分析及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化学与相关学科研究中所必需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础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依据实际案例制定可行的分析方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教材: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本课程是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化学过程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及这些规律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主要学习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主要参考教材: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献彩等,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化学(Structure Chemistry)
该课程是从原子、分子的尺度研究物质的结构及结构与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学习分子轨道(MO包括HMO)、价键(VB包括杂化轨道Hybrid Orbital)、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前线分子轨道(Frontier Orbital)、配位场(Ligand Field)等化学键理论,理解结构与性能的辨证关系,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结构基元、晶胞、七个晶系14种点阵形式、点阵能等基本概念,掌握等径圆球密堆积原理、晶体对Χ-射线衍射原理。
主要参考教材:
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道皑等,物质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
本课程系统讲授由小分子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单体结构、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及其产物性能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高分子的基本聚合原理,掌握基本聚合方法,能够利用动力学方法分析聚合反应中各因素对聚合速率、平均聚合度、共聚物组成等的影响,了解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主要参考教材: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潘才元,高分子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徐玲,高分子化学,中国石化出版社。
化学教学论(Chemistry Teaching Theories)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本课程通过学习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技能的训练,培养未来教师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初步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主要参考教材: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观点下的中学化学(High School Chemistry from a High Perspective)
本课程是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衔接的学科。主要进行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思维方法、观念的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化学思维方式、化学学科观念以及教学设计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同时,对提升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化学专业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of Chemistry)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完成大学本科基础阶段四级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专业词汇,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较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以及以后独立进行工作、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of Chemistry)
本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探讨化学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各种关系、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着重介绍当代教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步骤,内容侧重教育研究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主要内容有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进行研究设计;然后分别介绍了5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最后,介绍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主要参考教材: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教育出版社;
(美)维尔斯曼编著,袁振国编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分析,台北五南图书出版。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hemistry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通过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讲授,认识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系统构成;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基于化学史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基于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综合应用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主题式教学设计、如何进行促进学生化学概念理解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基础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并能够对化学课堂教学进行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的分析与评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在中学教育领域中求职的需要。
主要参考教材:
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磊等,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研究(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Chemistry in Secondary School)
面对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的巨大变化,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功能以及评价理念等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启发学生进一步钻研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和创造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力。
主要参考材料:
中学化学教科书;
王希通,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鸿章,化学实验创新与研究,南方出版社;
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与研究(Analyzing and Studying of Chemistry Textbook of Secondary School)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进行化学教材分析的初步能力,能够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化学教学的视角和学生学习的视角对中学化学教材进行比较专业化的分析;了解教材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的编写策略;学习教材分析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能够对教材进行必要而简单的比较研究。
主要参考教材:
王磊,陈光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套8册),山东科技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编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套8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磊等,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The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使学生掌握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能对测试工具的质量以及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能根据测试结果诊断问题,改进教学;学习在教育科研中运用统计和测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论证、说明、解释、评价与总结;了解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与进展。
主要参考材料:
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科学出版社;
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前沿科学(Advanced Chemistry)
本课程是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化学领域的部分新进展,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研究方法,深化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认识,理解化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高等有机化学是本科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本课程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对各种有机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的讨论,对立体化学知识和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介绍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掌握比较系统的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教材:
荣国斌,高等有机化学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陈乐培,董玉环,中级有机化学,环境科学出版社。
有机波谱分析(Organic Spectroscopic Analysis)
有机波谱分析是本科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解析简单谱图,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本课程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学习了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谱图,并进一步对有机化合物谱图进行简单解析。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论文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教材:
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和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
孟令芝,有机波谱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
科研技能训练(Skill Train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通过科研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步骤、方法,如科研选题、研究信息收集、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资料的整理及统计分析和科研总结写作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扎实勤奋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实习(Practice for Teaching)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习、班级管理、教育调查等环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中等学校的教学过程,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加深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从事化学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见习(Educational Probation)
教育见习是师范专业学生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教育实习之间的过渡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见习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和教育观摩的教学活动。通过听课、座谈、讨论等途径,使学生增强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学习中学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加强学生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初步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加深对学科教育理论学习的理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研习(Educational Research)
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交流、教学设计文本研讨、课堂教学观察评议、主题班会评议、教育科研报告研讨等多种途径,对师范生实践过程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分析、探究与评价,以达到经验交流与反思、合作分析与探讨、及时总结与提升的目的。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of Chemistry)
化学教师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专项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基础化学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备课说课、实验技能等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能够把所学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实际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为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